附件一:助念通告
一、來訪親友及眷屬,請遵守下列事項:
[1]務必節哀,萬不可在病(亡)人面前哭泣、流淚、與其交談或觸其身體、更衣等,以免其割捨不下,無法安心而去,或因疼痛而生瞋恨。
[2]此刻最能表達孝思,於病(亡)人最有利者,即是念佛送終,令其安詳往生淨土。
[3]助念時,聲調高低、速度快慢應得宜,避免咳嗽、打噴嚏或其他雜音,以求專一;若未諳助念者,亦請小聲隨念。
[4]念佛時請保持肅靜,禁止閒談,欲談論別事,請至他處。
[5]請勿焚燒冥紙、往生錢、吸菸,以免污染空氣,影響念佛。
二、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 迴向○○○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附件二:祭文範例
意義:奠禮儀式進行中,在靈幃之前,對於亡者因懷念而誦讀的追悼文詞,統稱為「祭文」。依內容不同可分為二類:
[1]家奠文:即在家祭奠禮當中,由家族在靈前所讀誦的懷恩文章。
[2]公奠文:即在公祭奠禮當中,由親友及機關團體在靈前所讀誦的追悼文章的統稱。
範例一
維元祐八年,歲次癸酉八月丙午朔初二日丁未,具位蘇軾,謹以家饌酒果,致奠于亡妻同安郡君王氏二十七娘之靈。嗚呼!昔通義君,沒不待年,嗣為兄弟,莫如君賢。婦職既修,母儀甚敦,三子如一,愛出于天。從我南行,菽水欣然,湯沐兩郡,喜不見顏。我曰歸哉,行返丘園,曾不少頃,棄我而先。孰迎我門?孰餽我田?已矣柰何!淚盡目乾,旅殯國門。我實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嗚呼哀哉!尚饗!
範例二
維萬曆四十四年,歲次丙辰,十一月庚子朔,越十有九日丙戌,前海印沙門辱教德清謹陳香積之供,致祭於紫柏尊者達觀大師之靈曰:
嗚呼!惟師之生也不生,乘願力而來;師之死也不死,順解脫而去。去來不落常情,生死豈同世諦?以師之住世也,秉金剛心,踞堅固地,三十餘年家常茶飯,脊骨純綱,千七百則陳爛葛藤,鼻孔殘涕,推倒彌勒、釋迦,不讓德山、臨濟。為人極盡慈悲,臨機絕無忌諱,誓護法若惜眼睛,求大事如喪考妣,不與世情和合,便是真實行履。晏坐水月光中,獨步空華影裏。初訪予於東海也,頓脫形骸;既再晤於西山也,搜窮骨髓。當予禍之未形也,備告之以隱微;及予難之既發也,將為我以雪洗。且酬夙約於曹溪,將扣閽於帝里,冒炎蒸於道路兮,望影響而進止,乃設法以多方,冀出予於九死。
嗚呼!師之為法門也,實抱程嬰、杵臼之心;師之為知己也,殆非管鮑、陳雷之比。予荷皇仁之薄罰兮,師之心猶未已;予被放嶺表兮,師佇候於江沚,一見歡若更生兮,如九原之復起。予與師作永訣兮,甘為炎方之厲鬼。師囑予以寧志兮,冀幽扃之再啟。予揮涕以臨長路兮,師執手含悲而不語。維時關山一別兮,日月若失。心知師之不我忘兮,每叮嚀其無以。師以願力所持兮,誓不負其本始,乃斂太阿之光焰兮,不顧放身於塵滓,冀和璧之必信兮,不惜隋珠之輕抵。
將扣君門兮九重,倏遇飆風兮四起,陸海波騰,龍蛇披靡,玉石俱焚,法幢傾圮。師登八道之康衢兮,忽遇長蛇與封豕。皇天實鑒其衷兮,唯見逞於庸鄙。幸此心之白兮,聊以發其蘊底。師實曠然,何憂何喜?逆順隨宜,死生遊戲,何夙負之相尋兮,信前緣之固爾。師悲五濁之不堪,直一行之可恃,乃盥漱以趺坐兮,遂寂然而長往矣。
嗚呼痛哉!師既不以禍患攖寧,又何以去來為事?故撒手便行,全無擬議。惟師以金剛為心,故留不壞之體,有予弟子奉師以南旋兮,就雙徑以歸止。予聞訃以摧心兮,望長空而殞涕,欲親禮於龕室兮,奈業繫之羈縻;擬生還以慰師靈兮,忽星霜之踰紀。匪此心之暫安兮,第因緣之不我與。頃幸遂其本懷兮,始得陳辭而致誄。嗚呼痛哉!師何死兮我何生,我不來兮師不寧,形骸異兮共此心,幽冥隔兮終合并,誓同歸兮踐深盟,寂光朗兮師安住。我頂禮兮展哀慕,陳香積兮灑甘露。師臨機兮願來赴,光明兮照曜,翹勤兮延佇。哀哉尚饗!
附件三、亡者生平事蹟一覽表
亡者生平事蹟一覽表
開示者:
日 期: 年 月 日
姓 名
性 別
學歷
經歷
年 齡
死 亡
時 間
(國曆)
月 日 時 分
死亡
原因
生何病
病多久
治 療
情 形
是 否
歸 依
皈 依
師 長
法
名
修 行
情 形
□讀經□念佛□聽經□拜佛
□守戒□持咒□朝山□拜懺
是 否
茹 素
□早齋
□長齋
□初一、十五
受 戒
情 形
□五戒
□八關齋戒
□菩薩戒
親 近
道 場
有經常
共修嗎
平 生
信 仰
□基督教□天主教□回教
□一貫道□天帝教□神道教
信 仰
概 況
臨終病苦
或是安詳
臨終家人
是否更衣
亡者臨終
是否急救
在醫院或
家中斷氣
臨終家人
是否助念
亡者臨終
是否念佛
斷氣八小時內
是否動過遺體
亡者何時
淨身更衣
何時入冰
櫃或棺木
有否慈善
團體助念
有否法師
居士開示
個 性
如 何
□內向 □外向 □孤僻
□樂觀 □悲觀 □急性
□溫和 □剛烈 □慢性
□耿直 □固執 □率真
為 人
如 何
□忠厚老實 □憤世嫉俗
□廣結善緣 □熱誠待人
□急公好義 □自私自利
□謹守本份 □好管閒事
育
有
子
女
處 事
如 何
□盡忠職守 □敷衍了事
□力求圓融 □謹守原則
□有始有終 □半途而廢
□迅速效率 □遲緩不彰
生 性
如 何
□善良慈心 □兇狠惡心
□積極進取 □消極頹廢
□謹言慎行 □放蕩不羈
□謙恭沈穩 □憍慢虛浮
平
常
講
話
□國語
□台語
□客語
興 趣
嗜 好
□看書 □登山 □唱歌
□郊遊 □釣魚 □跳舞
□旅行 □下棋 □看電視
□游泳 □彈琴 □看電影
習 性
如 何
□勤奮努力 □庸懶怠墯
□生活規律 □晨昏不定
□菸酒不沾 □吃喝嫖賭
□守時守法 □散漫不經
講
話
速
度
□快
□慢
□適中
對
待
子
女
□嚴教
□慈愛
□打罵
□訓勉
對
待
長
上
□孝養
□禮敬
□遵行
□忤逆
有
何
理
想
有 何
心 願
未 了
如夫妻、金錢、子孫、事業、理想等方面
做 何
善 事
□印經 □供僧
□濟貧 □救難
□造像 □修廟
□其他,請略述:
附件四:臨終遺囑
給我賢孝的子孫們:
本人因學佛後,體悟人命無常,故未雨綢繆,預留遺言,以防捨報之時,眷屬意見相左,衍生紛爭。今將心願囑咐清楚,則吾心能安,了無牽掛,一心念佛,求生佛國。當知,人在命終時刻,猶如生龜脫殼,螃蟹落湯,痛苦無量。倘若你們真有孝心,請務必為我切實完成以下的心願:
一、當我病危時,不可淨身更衣、通告親友、搬動身體、哭泣干擾、塞手尾錢、焚燒紙錢,只要虔誠為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求佛接引往生西方。
二、若我神識昏迷,氣息將斷時,請勿注射強心劑或其他任何緊急救護,以免動我心神,增加痛苦;應立即為我蓋上往生被,點上金光明沙,一心念佛,方是大孝。
三、我將臨終前,請急與( )蓮友聯絡,請求助念。電話:( ),一切行事,須聽從該蓮友指示,不可違反。
四、自我斷氣後廿四小時內,應輪班助念,佛號不斷,喪葬事宜,廿四小時後再辦。
五、淨身更衣、入殮之事,待我斷氣廿四小時後,再請葬儀社處理。若怕天熱遺體異味,可在屋內開放冷氣或放置冰塊,降低室溫;點燃檀香或精油,去除氣味。
六、一切喪葬祭品,出殯宴客,全用素齋;禁止殺生,增我罪業,累我墮落。
七、喪葬事宜,謹遵佛制,佛事超薦,以念佛為主,並禮請出家僧眾專壇拔度。
八、喪祭從儉,不可鋪張,不圖排場,撙節費用,濟難救貧,印經造像,廣行眾善。
九、逝後四十九天內,凡我眷屬,應當茹素,念佛迴向,做諸功德,助我蓮品高升。
十、本人希望□火葬,□土葬;火化遺骨□進塔,□埋葬。
希望今後家人,皆能皈依三寶,信佛念佛,現前福祿康寧,當來究竟解脫。若我往生淨土,成就菩薩,圓成菩提,必當護佑家人,平安順遂,富貴禎祥。
上列心願,萬望遵從,謹以念佛,感恩祝福,家道興旺,門祚發達。
立言人:
見證人: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附件五: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本人)
本人 因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而且病程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特依安寧緩和醫療修例第四條、第五條及第七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規定,選擇在臨終或無生命徵象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包括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
立意願人:
簽 名: 身分證號:
住(居)所: 電 話:
在場見證人一
簽 名: 身分證號:
住(居)所: 電 話:
在場見證人二
簽 名: 身分證號:
住(居)所: 電 話:
法定代理人:(本人為未成年人時,法定代理人請簽署本欄)
簽 名: 身分證號:
住(居)所: 電 話:
醫療委任代理人:(由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代為簽署時,請簽署本欄)
簽 名: 身分證號:
住(居)所: 電 話: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附註:
[1]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四條規定:
末期病人得立意願書選擇安寧緩和醫療。
前項意願書,至少應載明下列事項,並由意願人簽署:
一、意願人之姓名、身分證號及住所或居所。
二、意願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之意願及其內容。
三、立意願書之日期。
意願書之簽署,應有具完全行為能力者二人以上在場見證。但實施安寧緩和醫療之醫療機構所屬人員不得為見證人。
[2]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五條規定:
二十歲以上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之人,得預立意願書。前項意願書,意願人得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並以書面載明委任意旨,於其無法表達意願時,由代理人代為簽署。
[3]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七條規定: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應由二位醫師診斷確為末期病人。
二、應有意願人簽署之意願書,但未成年人簽署意願書時,應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
前項第一款所定醫師,其中一位醫師應具相關專科醫師資格。末期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第一項第二款之意願書,由其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代替之。但不得與末期病人於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前明示之意思表示相反。
前項最近親屬之範圍如下:(一)配偶。(二)成人直系血親卑親屬。(三)父母。(四)兄弟姐妹。(五)祖父母。(六)曾祖父或三親等旁系血親。(七)一親等直系姻親。
第三項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得以一人行之;其最近親屬意思表示不一致時,依前項各款先後定其順序。後順序者已出具同意書時,先順序者如有不同之意思表示,應於安寧緩和醫療實施前以書面為之。
附件六: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親人代理)
病人 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而且病程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茲因病人已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乃由同意人 ,依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七條第三項之規定,同意在臨終或無生命徵象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包括: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
同 意 人:
簽 名:
身 分 證 號:
住 所:
與病人之關係: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附註: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七條條文: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應由二位醫師診斷,確定為末期病人。
二、應有意願人簽署之意願書。但未成年人簽署意願書時,得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前項第一款所定醫師,其中一位醫師,應具相關專科醫師資格。末期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第一項與第二款之意願書,由其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代替之。但不得與末期病人,於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前,明示之意思表示相反。
前項最近親屬之範圍如下:(一)配偶。(二)成人直系血親卑親屬。(三)父母。(四)兄弟姐妹。(五)祖父母。(六)曾祖父母或三親等旁系血親。(七)一親等直系姻親。第三項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得以一人行之;其最近親屬意思表示不一致時,依前項各款先後定其順序。後順序者已出具同意書時,先順序者如有不同之意思表示,應於安寧緩和醫療實施前以書面為之。
附件七:家屬助念申請單
(略)
附件八:蓮位、招魂旛寫法實用彙整表
位 ( 正 面 ) ( 背 面 )
蓮 ( 男用青紙,女用黃紙 )
旛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華為父母
魂 卍佛光接引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招 花開見佛悟無生 回入娑婆度有情
說 明 欄
1往生人之子媳俱卒,始可由孫主喪。
2「先」「顯」之分別:往生人有孫輩且其父母(或公婆)俱卒,得用「顯考(或顯妣)」,否則用「先考(或先妣)」。
3「孺人」「太孺人」之分別:往生人符合右項「顯妣」條件且丈夫已卒者,始可加太字。
4靈字俗忌三口,故世俗將「靈」字寫成「?」或「?」。(?是靈之古字)。
5姓名僅兩字者:男名末加「官」或「觀」字,女名末加「娘」字。如「王義」寫成「王義官(觀)」,「林娟」寫成「林娟娘」。
6蓮位背面:月、日、時不知者,填以「吉」字。
時辰算法:晚上十一點整算起,依「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順序,每二小時為一時辰。
( 說 明 一 )
母
父
祖 母
祖 父
顯祖妣○母○孺人○○之
顯祖妣○母○太孺人○○
顯祖考○○公諱○○府君之
先妣○母○孺人閨名○○
顯妣○母○孺人閨名○○
顯妣○母○太孺人○○之
先考○公諱○○府君生西
顯考○公諱○○府君生西
蓮位虛線框內容(?或?字)
顯祖妣○母○孺人閨名○○正靈
顯祖妣○母○太孺人○○之正靈
顯祖考○公諱○○府君乙位正靈
先妣○母○孺人閨名○○之正靈
顯妣○母○孺人閨名○○之正靈
顯妣○母○太孺人閨名○○正靈
先考○公諱○○府君乙位之正靈
顯考○公諱○○府君乙位之正靈
招魂旛虛線框內容(或?字)
配 偶
兄 姊 弟 妹
子 女
無子女
有子女
先夫○○○君
先室○氏閨名○○生西之
先夫○公諱○○君生西之
先室○母○氏閨名○○之
先兄
先姊
亡弟
亡妹
故男○○○之
故女○○○之
○○○之
先夫○○○君之正靈
先室○氏○○之正靈
先夫○公○○君正靈
先室○母○氏閨名○○乙位正靈
先兄
先姊
亡弟
亡妹
故男○○○乙位正靈
故女○○○乙位正靈
附件九:示喪、牌樓及輓幛寫法實用彙整表
示 喪
紙 (布) 色
寫 法
依禮制正義,不論往生人年歲多大,皆宜用白色。但世俗作法,高齡逝世,往往用淺紅色,甚至大紅色。依「六十曰下壽」禮制,未及六十歲,宜用白色。又凡使用「喪中」者,長輩尚在,要用白色。
嚴制:家中最老輩父親往生。
慈制:家中最老輩母親往生。
喪中:如一家四代同堂,第二、三代往生,不可寫「嚴制」、「慈制」,
宜寫「喪中」(「忌中」是日本用語,勿寫)。
出 殯 奠 禮 會 場 牌 樓
門 聯
橫 披
場會禮奠生往士居○○公○
無子女
或未婚
有子女
女
男
願將穢土三千界
但願嘉賓咸念佛
只緣淨土是君家
遍種西方九品蓮
「故○○○居士往生奠禮會場」
「○○○居士靈堂」
「○母○○居士往生奠禮會場」
「○母○○老居士往生奠禮場」
「○公○○居士往生奠禮會場」
「○公○○老居士往生奠禮場」
場會禮奠生往士居○○母○
但願嘉賓咸念佛
只緣淨土是君家
註:《曲禮》云:「七十曰老。」原則上,達七十歲者,可用「老居士」。
輓 幛
上款:世俗男用「千古」,女用「靈右」,佛教徒用「生西」
下款:「○○○敬輓」
中款:高登蓮品、上品上生、功德圓滿、澤在人間、悲願宏深、上生佛國
乘願再來、花開見佛、淨土可期、往生蓮邦、往生極樂、接引西方
神超淨域、往生西方、圓超五濁、俯謝娑婆、神歸極樂、念佛生西
欣登彼岸、彌陀接引、菩提圓成、蓮池證果、悟證無生、駕返蓮邦
生西
往生極樂
○○○敬輓
虛 線 框
無子女
或未婚
有 子 女
女
男
故○○○居士
「○母○○居士」或
「○母○○老居士」
「○公○○居士」或
「○公○○老居士」
附件十:祭軸
一、男用:
一父 父止於慈 事之如生 瞻望父兮 無父何怙
二考祖 磐石猶存 雲暗寶田 貽謀尚在 誦美清芬
三伯叔祖 公歸不復 家範猶存 遺訓猶新 壽老歸真
伯叔父 家訓猶存 雲暗竹林 誡守遺書 齒德兼隆
兄 雁行拆翼 聲斷吹壎 雁序失群 寒生姜被
弟 棣萼春寒 痛分灼艾 鴿原抱痛 採薇無伴
子 恨抱西河 喪明抱痛 光閭莫望 幹蠱無人
姪 龍文安在 蘭玉春寒 悲生北道 業隳蔥肆
夫主 ?砧何在 諡宜為惠 喪其所天 望夫山頹
岳祖 哲人其萎 盛德在人 音容宛在 福備箕裘
外祖 德郡年高 齒德俱尊 典型不墜 古道照人
舅祖 天喪斯人 先正典型 多福多壽 遺型安在
姑祖 星沉北極 五福全歸 斯文翹楚 師表空言
姨祖 大雅云亡 老成如在 永懷先正 公歸不復
岳伯叔祖 慕其德音 歸真返樸 耆舊難忘 几杖猶存
庚祖 百年矩矱 駕返蓬瀛 南極無光 古道可風
男通用 魂歸華表 悲作古人 神遊蓬島 神赴香山
舅父 渭水興悲 微我有咎 宅相無徵 淚洒州門
岳父 峰隕泰山 丈人峰杳 吾將安仰 蔭失岳雲
岳伯叔 碩德難忘 尚德若人 玉樹忽搉 雲隱喬松
姑丈 模範群倫 一方景仰 直道猶存 德望常昭
姨丈 善訓猶存 慈惠堪思 修文應召 騎鶴西歸
繼父 悲同陟岵 亦莫顧我
庚父 責善情殷 典型足式 父道猶存 騎鶴揚州
義父 罔極難酬 悲若椿摧 遣訓猶存 碩德堪欽
族尊 善訓難忘 永懷先正
戚尊 大雅云亡 慕其德音 戚畹流芳 殿圯靈光
親家 悲生玉樹 蔦蘿焉附 惟傷懿戚 悲深碩彥
內兄弟 天喪斯人 悲慘文中 人琴俱杳 義同手足
中表兄弟 文中之秀 長才未竟 賚志以終 天不假年
庚兄 蓉城促駕 空留塵榻 契斷金蘭 情深舊雨
師伯叔 碩德難忘 德備三尊 碩彥流芳 久仰耆英
業師 儒宗不再 道範猶存 一代經師 木鐸收聲
學東 感懷雲樹 想望豐儀 星隕扶桑 望切尊顏
窗友 淚洒同人 割席無人 話冷雞窗 青氈猶存
門生 天偏奪愛 立雪無人 天喪斯人 吾道其亡
封翁 南極星沉 尚德若人 福備九疇 福邁燕山
文職 有光史冊 遺愛在民 有功民國 勳名竹帛
殉難 三軍感泣 青史留名 丹心千古 功在雲台
縣令 琴堂人杳 竹馬來迎 臥治淮陽 民歌遺愛
幕賓 蓮幕風寒 驂?仙逝 名列仙籍 蓮幙風寒
儒生 天祿校書 應召修文 文章壽世 名山千古
醫士 天醫返駕 雲暗杏林 橘井雲封 丹灶塵生
素士 素位而行 雅度如雲 心存好善 白水盟心
道士 道岸先登 羽化登仙 慈航引渡 丈室生寒
僧人 龍華赴會 隻履西歸 西天作佛 涅槃尚在
二、女用:
一母 慈竹雲封 春暉未報 慈雲失蔭 風木增悲
二祖妣 瑤池赴宴 恩德難忘 悲切含飴 金刀澸泣
三伯叔祖妣 嫠隱中天 駕返瑤池 慈惠難亡 瑤池赴宴
伯叔母 母儀可則 慈顏宛在 懿訓猶存 母德難忘
嫂 戛羹山隕 絳紗音杳 功撤解圍
姊 女嬃不再 情傷一本 山隕姊歸
妹 才悲詠絮 空調芝朮 雷岸停書 精衛含冤
妻 夢符炊臼 內助無人 主饋人亡 樂昌鏡暗
女 掌珠喪失 紗?人杳 道訪麻姑 救父人亡
庚祖母 壽母歸真 繐帳音沉 繐星光斂 芳徽足式
舅母 星沉寶嫠 梭化龍飛 德範堪欽 ?極無光
岳母 泰水生寒 寶嫠雲封 班聯金母 靈歸北極
姑母 天姥峰頹 鸞驂促駕 繐帳風寒 懿德猶存
姨母 淑慎堪嘉 母道猶存 月冷湘妃 雲封鶴駕
庚母 嫠女星沉 閫範聿昭 月暗繐惟
義母 思隆撫字 情殷養蓄 瞻望靡依 仙游蓬島
姻母 德昭郝範 月隱雲天 綵鸞稅駕 駕鶴陶庭
姻祖母 彤管流芳 悲深鶴唳 馭鶴仙去 女中堯舜
師母 女宗宛在 風寒紗縵 蒿里生悲 仰望儀型
太師母 賢紹孟機 女宗立極 厚恩莫報
東母 雲軿東歸 經堂聖母 遺音足式
命婦 鍾郝遺風 榮膺翟茀 福壽全歸
政界母 封鮓資廉 畫荻功高 星沉寶嫠 和丸食報
節婦 封髮堪誇 蒼松勵節 彤管流芳 無疾而終
附件十一:居士訃聞參考樣式
顯考○公諱○○府君緣盡於中華民國○年○月○日上午○時○分於佛號中安詳壽終正寢距生於民國○年農曆○月○日享壽○十有○歲孤哀子率媳孫等隨侍在側謹遵佛制助念八小時親視含殮遵禮成服謹擇於國曆○年○月○日(農曆○月○日)星期○假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懷源廳依佛化奠祭啟建淨業道場莊嚴佛事上午○時設奠家祭○ 時舉行公祭隨即發引火化 懇請
鄉
學
寅 誼 念佛迴向
世
戚
友
(稱謂)○○○ 等合十
後記一:祈願
信願一介凡愚,不學無術;忝為釋子,濫側僧倫;蒙佛調熟,三寶加持;得遇彌陀本願,如來嘉號;深感佛恩浩蕩,難報萬一。今為上報如來德,下報眾生恩,故以赤誠之心,代一切群萌,祈願彌陀慈父,不違本誓,尋念佛聲,悲救臨入三途六道之亡靈,乘佛願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蒙佛光照,身無病苦,心不貪戀;受佛迎接,生極樂國,證無生忍。佛昔本誓:「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信願謹以虔誠念佛因緣,代一切群萌,敬向彌陀慈父祈願,藉此促使十方佛子得遇救緣,信彌陀本願,稱六字洪名,蒙蓮台來迎,生安樂家園。
慈悲的佛陀,請您接納弟子信願代一切群萌,虔誠祈願:
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請您慈悲護佑亡靈○○○,使其免去中陰的生滅苦境,離苦得樂。
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請您光明普照亡靈○○○,使其消除眼前的無明黑暗,身心安泰。
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請您憐愍救度亡靈○○○,使其脫離六道的生死輪迴,超凡入聖。
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請您蓮台接引亡靈○○○,使其往生涅槃的淨土佛國,成就菩提。
後記二:普勸社會大眾 發心參與助念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開示:
成就一人往生淨土,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
人之將死,正是上升下沉、聖凡分判之際,大多數人,臨命終時,身心交煎,苦惱無量。此時,若能為其念佛,則能上生淨土,永脫輪迴;若隨世情作事,則易下墮六道,永世沉淪。出三界了生死,最簡易穩當之方法,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仗佛願力,回歸淨土。臨終助念,利人生西,即是救人一命,成人作佛,行善積德,莫此為甚。
凡人一旦死亡,助念最為重要,但眷屬往往情愛所繫,悲悼哀傷,無心念佛;甚至急辦後事,淨身更衣,干擾助念。是故稱念聖號,令亡者正念現前,得生安養者,實賴他人協助。印光大師云:「平日不念佛人,臨終善友開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常念佛人,臨終若被無知眷屬,預為揩身換衣,及問諸事與哭泣等,由此因緣,破壞正念,遂難往生。」故獲悉有人病重垂危,不論男女老幼、學佛與否、茹素吃葷、宗教信仰,應當前往助念,使其解脫生命苦難,證悟涅槃妙樂;促其出離生死苦海,得生佛國淨土。
若能發心為人助念,利人往生淨土,成就菩薩,乃至成佛,此之眾生必會感恩你。佛菩薩乃是最知恩圖報之人,必然護佑你吉祥如意,平安順遂,將來隨佛聖眾接引你,往生佛國。世間苦短,人命無常,今日我為他人助念,或許明日就是他人為我助念?助人即是助己。對一心求臨終正念往生者而言,若不嫻熟臨終念佛,如何保證將來臨命終時,能保持正念往生?發心助念乃是觀照無常的最好方法,也是福慧增長的最佳途徑。
助念是一件救人的神聖任務,因為它把臨入三途的眾生,救度至清淨的西方佛國。
助念是一種利他的崇高行為,因為它把彌陀名號的救度,落實在苦難眾生的身心。
不論您是否學佛,請加入助念的神聖行列,當阿彌陀佛的使者,行濟世救人的使命。現前行如來救度眾生之佛事,當下豈非是如來之化身,將來豈有不成佛之道理?
種善因,得善果;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不會虧待你!阿彌陀佛更不會虧待你!
現今佛教界各道場,大多設有助念團,敬請就近參加。
南無阿彌陀佛
本願山彌陀講堂 釋信願 敬勸
後記三:歡迎各助念團 串聯互助配合
世尊於《觀經》明示中品下生乃至下品下生者,皆於臨命終時,遇善知識以大慈悲,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得生西方。印光大師《蓮宗正傳跋》云:「此法(助念)乃唐善導和尚所發明,謂平日不念佛者,依此法助念,亦可往生。善導和尚,彌陀化身;是知此法,利益宏深。普願見聞,咸生正信;輾轉勸導,功德無量。」故知,助念一法,佛祖皆一致勸持,同聲推行。
今者,修學淨業之行者,理應遵依佛祖明誨,悲心益人,發心助念,蓋助念時短功大,利生無邊,實為末法自行化他之要道。然助念具地域性,首重時效,尤其臨終正是升沉關鍵,急需他人立即幫忙,若得助念法緣,則正念生西,千穩萬當也。
故教界各助念團體,若能不分大小,不論顯密,不簡僧俗,互相支援,彼此聯線,則能收時效之功,免於舟車勞頓。信願竭誠歡迎各道場之助念團,秉持佛門一家,摒棄門戶之見,攜手合作,串聯成線,齊度眾生,共濟群萌。配合事宜,大要如下:
一、理念宗旨:以彌陀本懷,勸慰亡者,念佛生西,了辦生死,圓成菩提。
二、合作原則:不另成任何組織,不設立任何機構,不涉及道務佛事,不需要團員交流,不介紹禮儀社,不改變原修持法門、宗派道風、助念方式,僅是助念之相互配合。
三、聯絡管道:有助念因緣,概由助念團負責人,向對方助念團負責人提出申請。
四、助念方式:不論誦經、念佛、持咒、拜懺、開示,依各助念團原助念方式為之。
五、助念對象:不限定。
六、助念時間:由支援之一方自行訂定,同一喪家以一次兩小時為原則。
七、支援範圍:僅限支援一方之所在縣市。
八、事後回報:支援之一方受託助念完,應向申請之一方回報。
若有任何助念團,認同此舉,不論位處何地、大小道場、僧俗顯密、人數多寡,願與「本願山彌陀助念團」互助聯線者,請洽講堂。地址:台中縣潭子鄉嘉豐路三五號。電話:(○四)二五三九五八三三~四,傳真:(○四)二五三九五八三五。
本願山彌陀講堂 釋信願 合十
後記四:無恃與無常之法語
《出曜經》:
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
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貯聚財產,無不衰喪。
《無常經》:
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坐禪三昧經》:
今日營此業,明日造彼事,樂者不觀苦,不覺死賊悉;
匆匆為己務,他事亦不閒,死賊不待時,至則無脫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