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搜索
|
佛教萬年曆
|
简体
|
電子大藏經
彌陀山莊
»
尊貴的大乘經典
»
華嚴三品 -普賢行願品 淨行品 梵行品
»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十四】: 伎樂聚會、若在宮室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投票
交易
懸賞
活動
打印
|
推薦
|
訂閱
|
收藏
標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十四】: 伎樂聚會、若在宮室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1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09-7-16 10:23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十四】: 伎樂聚會、若在宮室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十四】: 伎樂聚會、若在宮室
(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
伎樂聚會 當願眾生 以法自娛 了伎非實
伎與妓同義,意思是歡樂,古代的伎樂與現代的差不多,現代的伎樂是KTV,古代的是野臺戲、雜耍,因為有表演,所以大家都聚在一起,此時要「當願眾 生,以法自娛」,不要一直以外界的聲光十色為娛樂,要「以法自娛,了伎非實」。明白外面的伎樂不是真實的,是虛幻的,要提起正念,以法自娛。
修行人與讀書人一樣,高興的時候,讀起書來心領神會,是一種喜悅。如果為了考試而讀書,或為了表現學養給人家看,當別人對你的人品加以否定時,你的痛苦就來了。現在,這一願告訴我們,以佛法為娛樂。
修行人剛開始修的時候怕逆境,老修行則怕順境,以法自娛是要我們拋開順逆的情境。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碰到順境、逆境,原本自己有多方面的興趣與才能,但這輩子卻沒有發展,這種情況相當多。
以前有個德國教授,年輕時很想當音樂家,想到維也納學音樂,但他爸爸反對,一直要他當學者,後來他當到校長,仍對鋼琴、小提琴情有獨鍾,所以,家裡鋼 琴好幾部,小提琴也好幾把,偉大的作曲家塑像都有,但偉大思想家的塑像一個也無,因為他內心渴望的東西,緣被割斷了,內心存在的熱情卻一直延續,這種情況 相當普遍。有些人會情不自禁去做某些事,難以理解,就如少年看護所,經常有名流的子女,甚或一些智商高、成績優秀的學生,大家都認為不可思議,那是因他沒 有健全的發展,也就是讀書是被逼迫的,內心的期望沒有獲得疏導,以至走入歧途。
從日常生活中學佛
學佛,不要將它變成一種負擔。雖然,可以從日常生活中下手,但如果你把佛法變成日常生活的一種負擔,就不對了。本來日常生活已是一種負擔,學了佛又加了一層擔子,二十四小時都不夠用了,現在,又加了兩個鐘頭的功課,這時,你就不能「以法自娛」。
在修學時,希望用佛法來改善我們的日常生活,雖然,從日常生活中可以學佛,但當功夫和技術不純熟時,效果就沒那麼快。所以第一個階段,應該是先用佛法來指導,修正我們不正確的觀念。例如容易緊張的人,應先學會如何放鬆,不要緊張,如此,一步步地慢慢導正。
佛法在初期是不發揮作用的,但不斷加進去以後,它就會融入,一直走到你最緊張的核心去,再將此核心緊張的部分消除掉,這就是用佛法來改善我們的生活,到了這個階段,就可知道從日常生活中來修行是有可能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修行。如煮飯、洗衣時,就很專心去感受這一件事,心無旁騖,不要在廚房想著餐廳,在餐廳想著客廳,雜思紛陳,天馬行空,腦子裡總在計畫著另一件事,構設一個理想,沒有辦法停在現有的環境中。
日常生活中學佛,就是這麼簡單,洗衣服就好好地洗,煮飯就好好地煮,煮出來的飯菜是否可口,自己要瞭解,不要只是等別人吃過後的評價,自己卻不知道是 否鹹淡合宜,那你的心就不在那個地方,不是從日常生活中來修行。從日常生活中修行,只有一句話:把心安在日常生活的工作中;上班時,心就安在上班這裡,去 感受這個工作;插花時,心就放在花上面,去欣賞、享受這些花。假如把插花當作一種壓力,那不插也罷!
人若不能掌握心念,做什麼都會成負擔
有個事業非常成功的董事長,他很容易緊張,於是,請了一些心理學家、企管顧問為他做診斷,這些專家會診以後,建議他去打高爾夫球。他去打了,可是他的 緊張並沒有改善,原先他緊張的是事業,現在緊張的是要幾桿入洞。本來,失眠只為了公司的事情,現在公務忙完,還要再想明天幾桿入洞,這不是工作轉變的問 題,而是心境一直沒改。
打高爾夫是享受打球時的情境,揮捍時的快感,大片油綠球場的氣氛;花錢就是要去感受這些,不是在意與人競爭標準桿要幾桿進洞。既然,這個途徑無法幫助 他舒解,只好改聽音樂會,照理音樂應該讓心情放鬆,但習氣一起,他又開始評價演奏如何如何,輕鬆沒有得到,卻得到沒有必要的緊張,腦子裡填塞了一堆垃圾。 一個人若不能掌握心念,無論音樂、高爾夫球或書畫等,這些專業知識對你來說,都是垃圾。
生命中重要的是要去感受,這才叫「以法自娛」,從生活中的境界去感受,心安在那裡就去感受當下那刻的情境。例如洗碗時好好去感受,同時也將肚子裡的貪 瞋癡洗掉,其他不管是掃地擦桌子都是如此。當你有那種心境時,整個家裡也會為之改觀。當你的家這麼溫馨、潔淨的時候,淨土就在這裡,你還會跑出去嗎?如果 心不在這裡,沒有將生活中的種種當作一種娛樂,沒有感受到那種喜悅,不管做什麼、學什麼,都會變成一種負擔。
有一種人很積極,對什麼都很投入,很快就會成為那方面的專家,可是這種人學佛會很糟糕。學念佛不用三年,各種念珠都有。學禪,各種蒲團都有。再學三年 密,可以開一家佛教博物館。為什麼呢?因為他很容易進入狀況,進入緊張的狀況,不是進入解脫的狀況。佛法告訴我們如何解脫,因為我們就是被日常生活中的這 些事物束縳著,現在要從日常生活中開脫,但是若不明瞭佛法真實義,不進佛門,只有無明綁著;一進佛門,成了五花大綁,五戒好比五條綑繩,所以,再怎麼修都 不好。
現代人物質豐富,心靈卻遠比過往空虛
古人為什麼修得好?就以簡單洗衣一事來看,古時浣紗溪邊,清風拂面,水花濺裙,情趣無限;現在用洗衣機,喜悅沒有了。古代是樣樣享受到生命的喜悅,現 代只是讓我們肉體感受到舒適,心靈裡面卻缺乏生命的喜悅,所以,物質雖然比以前豐富得多,心靈卻比以前空虛。真正的學佛,是要讓我們去感受生命的喜悅,若 能感受到這一點,「以法自娛」就知道了,「了伎非實」也懂了。
近年來科技日新月異,以前物稀為貴的電視、冰箱,現在是普及的生活必需品,物質逐漸往高精密度走,它可以滿足我們四大色身,但生命的喜悅卻逐漸消失。 生命的喜悅一定要與人相處,一個不與人相處的人,生命的喜悅無法顯現。為什麼說佛法一定是人群的,一定是從生活中來的,原因就在這個地方。獨處時,定力很 強,在樹下、山洞、深山裡可以修得很好,很好又怎麼樣?一定要將你的喜悅與人分享,然後去教化眾生,這才叫「眾生無邊誓願度」。大乘佛法絕對是一體的,生 命是整體成就的;如不能感受這一點,學佛會彆彆扭扭、奇奇怪怪的。佛法教我們心胸敞開與大家交融在一起,人心與人心要密合在一起,也就是人心、人性要讓它 發展出來。
人生最大的福報,就是學佛,而且是大福報才有辦法享受,不但用它來指導我們的生活,更能用它來引導從生活中學佛。此時,生活與佛法就交融一體了,這一 點希望能感受。它沒有戒律,沒有隔閡,沒有任何框框,就因你不能體會,所以才告訴你何者可行,何者不可行,因此才有戒律。
當人與人之間是以心對心來交往時,就是真的極樂世界,每個人都是極樂世界的清淨海會佛菩薩,那時沒有所謂的戒律,因為彼此真誠相處,自然不犯戒,也用 不著戒律了,而大家所展現的也是自性。人往往因為不真誠,才會造業,為了使你不造業,所以要規範你,因此才有戒律的產生。
若在宮室 當願眾生 入於聖地 永除穢欲
這是由入世間導入出世間最殊勝的地方,「宮」是宮殿,「室」是一般的居家。現代的宮是公共場所,包括博物館、科學館,乃至百貨公司、銀行等公共場所都 叫「宮」;「室」是指私人的居家地方。不管我們處於公共或私人的場所,都要發願,願所有的眾生「入於聖地」。其實,不管公共場所或家裡都是聖地,只要將凡 夫心轉過來,娑婆馬上轉為極樂。
「永除穢欲」,穢欲就是不好的欲望,只要是欲望都是不好的。為什麼要加個「穢」字?就是執著。用法上的術語來講,凡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若都用識性, 統統叫穢欲;用根性就是清淨。在修行當中,境界來臨時,能轉識成智,才能轉娑婆成極樂,轉煩惱為菩提。「轉」的問題,是由宮室的境界入於聖地的境界。
聖地在哪裡?──內心的清淨
聖地在哪裡?究竟是印度八大聖地?還是中國的四大名山?都不是,聖地不在外境,而是內心的清淨。就如有時我們會感受到內心的舒服,清風、明月、藍天、 白雲,怎麼看都美,那就是你最清淨的時候。否則,當內心有煩惱時,一樣的天空、白雲,怎麼沒感覺呢?關鍵在「心」上面,放不下煩惱時,永遠看不到如來之 美,能夠轉過來,就達到圓滿的境界。
修行實在不難,難在於我們要認知這個「心」。這是講行門的部分,一定要去體驗如何轉煩惱成菩提,轉娑婆成極樂,經常去體驗「轉」的功夫,不斷地提這個 話頭。當你臨命終時,還有轉娑婆為極樂這個念頭,極樂世界就現前了,因你已轉了好幾年了,一定到得了。淨土宗講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要轉娑婆成 極樂,不就兩者都具足了。真正的「厭離」不是厭惡,而是要我們「轉」過來,把我們的識性所存在的娑婆世界,用根性轉過來,就成了極樂國土,這是真正最如法 的修行。
嗡嘛呢 唄咩吽
投票
交易
懸賞
活動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頁
編輯個人資料
積分交易
公眾用戶組
好友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