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山莊 » 佛學文摘 » 我對覺悟的新體會


2009-6-4 07:58 Jill
我對覺悟的新體會

<p style="color: DarkGreen;" align="center"><font size="5"><b>我對覺悟的新體會</b></font></p><p style="color: DarkGreen;" align="center"><font size="5"><b><br></b></font></p><p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align="center"><font size="4">陳音如<br>
2009年03月05日 生活禪&nbsp;&nbsp;</font></p><font style="color: rgb(68, 85, 166);" size="4"><br>
佛教很強調覺悟,佛便是「大覺者」,是大徹大悟的人。<br>
<br>
覺悟並不是空洞的,是世間覺,是對世間種種現象、種種心念的覺悟,透徹了解,不為其所迷惑。所以古人說佛法不離世間法,「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離開
世間種種現象、人的具體心念,去尋找覺悟、智慧,是根本沒有的,就像兔不會長角一樣。佛教區別頑空與真空,也就是說真實的覺悟不是脫離世間的死寂。反省自
己自接觸禪宗、學佛以來,雖明白這一義理,然於實際禪定、日常生活中,追求的仍是脫離世間的空寂。<br>
<br>
世間法種種,佛法便是讓我們徹悟世間法的真象,從而以智慧應對一切,而不是逃避一切,成為無所用心的木石。<br>
<br>
從人心而言(心亦是世間法之一),不同人有不同的心理,不同民族受不同文化影響,有不同民族心理,當這種心理處於不自覺狀態時,西方精神分析學家榮格稱這
為「集體無意識」,佛法同樣要求我們有對「集體無意識」的覺悟。近日讀余秋雨的《山居筆記》,從中即可看到作者對傳統文化的反省和覺悟。比如漢族人心目中
普遍存在「排外情緒」,受文化熏陶使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積澱於中國人心中,成為一種障礙。先秦時以中原為本位,鄙視周邊民族,蔑稱周邊民族為東夷、
西戎、南蠻、北狄;清朝入關以後,直至辛亥革命,存在於漢人心目中的「排滿情緒」,仍是導致多次社會運動的心理根源。這種情緒實際上是一種更大、更不易覺
察的「我執」。<br>
<br>
余秋雨對傳統文化的省察,對我們正確理解、運用覺悟很有啟發。首先,覺悟是有內容的,是針對具體現象、具體心態的,覺悟表現為對現實人生、人心的關注、關
愛。覺悟是一種超越,它對事物有更高角度的審視,但它並不脫離具體事物,也不逃避現實煩惱,而是在了解世間事物真像之後,不為事物、煩惱所左右,獲得一種
安心,並且以積極的態度、智慧的方法尋求對事情的解決。其次,覺悟是基於更深層、更強大的生命。覺悟實際上是離不開現實生命的,它不僅關注生命現象,而且
覺悟的現實,也是基於對人內在、宇宙更深層次生命力、智慧的覺醒。換句話說,覺悟實際上是展發人內在本性更深層面的生命力。正如余秋雨對傳統文化中「集體
無意識」的覺醒,是基於一種更有生命力、更高層面、更有前途的文化視角一樣,任何覺悟都是基於更深層面的生命,都是生命之昇華。覺悟不是沒有內容,沒有生
命的空寂。覺悟是不斷的、無限的生命的昇華,智慧的展發因而也是無限的。<br>
<br>
禪宗在指示人的本來面目時,既強調本來面目超越的一面,強調它「什麼都不是」,以區別於一切具體現象;又強調它「是一切」、「清楚明白」,具有活潑的生
命。覺悟即是以本來面目為基礎,我們對覺悟、本來面目的把握,既應看到其超越世間的一面,又要看到其與世間生命本來一體的另一面。總而言之,覺悟離不開對
世事的關注,是對自身有限心態(障礙)的突破,是基於內在更強大的生命力,是活潑潑的,覺悟不是保守、安於現狀,而是通過自心的超越,進而引導世事朝合乎
佛法方向的發展,是積極人生的前提。<br>
<br>
顯然,此前我的思想、行為有誤區,一是認為覺悟是基於空寂本性,心停留於無所有之空境,導致不關心世事、人心的態度,心無著落,沒有了生命力;二是自己盲
目超脫,不求進取,不能在與他人、時世的接觸中,秉持佛法積極、昇華的精神,展發本性之智慧、生命。我想這都是只見佛法超脫的一面,不見佛法昇華、創造的
另一面。我把以上體會寫出來,希望也能對眾多學佛人有所啟發。<br>
<br>
<br>
(文:陳音如)</font>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對覺悟的新體會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
} return $pagelink; } function forumperm($viewperm) { return (empty($viewperm) || ($viewperm && strstr($viewperm, "\t7\t"))); } ?>